先談談MBA怎么樣?
MBA屬于專業碩士學位,跟普研(學術性碩士)有本質的不一樣。普研主要看考試分數高低定入學,學費較低,門檻較低,所以應屆生里面競爭較大。而MBA是專業碩士學位,著重培養具有社會工作經驗的管理者。
MBA的類型:
在職一月聯考MBA:學生參加每年1月份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管理類工商管理專業考試,被錄取后,在職學習2-3年,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畢業后可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證書。例如: 復旦MBA、同濟MBA等等。
中外合作免聯考MBA(自主招生):國內的已有一定積淀的商學院選擇與國外的知名商學院強強聯手,合辦一個中外商學院合作的MBA在職項目,免聯考,學校自主招生,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招生,畢業后頒發海外院校的MBA證書,類似于中歐商學院這樣的項目,中國教育部承認該學歷學位,國際公認。含金量相對來說更高。目前教育部一共批復了27個這樣的自主招生MBA項目,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高層管理人員。此項目一般參加學校自主考試(筆試+面試)為主,被錄取后,在職學習兩年,每月在周末集中上課。
如:中歐商學院,只有金融MBA是在職方向的,入學條件需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英語達到能夠非常流利的程度,能夠用英語在課堂上和教授交流。錄取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會從考生中選擇合格考生參加面試。全部課程采取英文講授;上海交大—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全部課程采取全英文講授,自主招生,需參加兩個學院校組織的筆試+面試。
參加學校自主組織的面試+筆試,要求你具備以下幾種素質,良好的英語水平,快速的職業發展軌跡,強烈而明確的求學目的。準備的過程相比MBA聯考,沒有那樣復雜和繁瑣,形式流程更加人性化,時間更加緊湊不用如同聯考花費4年的時間在等待這個證書。
這種MBA學位班課程很適合在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地發展。對于國際一流的MBA學位有需求,將來會走向國際市場的職業經理人。工作忙碌、時間寶貴處于職場黃金階段的申請人。具有豐富管理經驗但不善考試,跳出系統內院校,選擇自主招考國際MBA機會成本更小。
MBA是否一定要工作經驗?畢業不到一年是否有資格報考?
MBA的基本報考條件就是本科畢業后三年,大專畢業后五年。對于這個工作經驗的要求,教育部一般是以畢業時間到入學時間的時間差來定義,在此期間是否實質性有工作經驗并不考究。如果就讀在職MBA,在錄取階段會填寫一份單位委托培養書,需要單位人事部門蓋章。
如果畢業時間不到一年,不能達到報考的基本要求,不能報名。
讀MBA還面臨著一個最關鍵時間問題。讀MBA不宜太早,MBA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學科,它不是一門理論學科,如果沒有實踐經驗,會很難適應MBA課程。當然也不宜太晚,太晚的話你考慮問題的角度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很難去打開你的大腦去吸收新的知識,我覺得應該是在職場發展五六年以后,當你想在職業發展中更進一步、或工作遇到瓶頸時、考慮到跳槽等問題,這個時候你需要一個MBA學位,去幫你鍍金,裝點你的門面。雖然MBA學費高昂,但它是和收獲成正比的。MBA是長期投資,小伙伴也需要做好規劃和分析。
想讀MBA,瞄準目標院校,在這兩年充實自己。怎么充實自己呢?內外兼修。
內在:在工作中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培養職業素養。(如何培養職業素養?這個話題太大,以后再展開討論。)剛畢業不久者,并不需要太急躁,踏踏實實學習理論知識,強化經濟管理類的知識,例如市場營銷、會計、經濟學、公司治理、組織行為學、消費者心理學等一些基礎的學科知識,多閱讀準沒錯。另外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學習成長,多聽公司前輩的指導,虛心學習。
外在:MBA最直接的作用是提供一個找工作的平臺。沒有這個平臺,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永遠得不到某些公司的面試。找到好的平臺就能增加自己的收入。MBA的學費不低,像美國西頓大學的MBA(Seton Hall University)需11.8萬,意味著你需要在這兩年賺到這個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