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考研成績已經公布,分數比較理想的同學們也不要掉以輕心,接下來要安心的準備在職研究生的復試和調劑相關的事情。正所謂有備無患,今天大家聊聊考研總分看似不高,為什么考上的人相對少呢?
考研總分是多少?
考研分數為總分500分。
政 治:100分
英 語:100分
數學或專業基礎:150分
專業課:150分
其 中:管理類聯考分數是300分(包括英語二100分,管理類綜合200分)。
不同的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是不同的,要注意哦!
考研總分和錄取分數不高呀,為什么考上的那么少,現在終于明白了,因為考研不在于總分、分數高不高,而在于報名的人數與錄取的人數。還有每一個專業都有不同的情況。
考研分數線是如何劃分的?
國家線并不是說隨隨便便的就定下來的,而是根據當年招生總人數和各類專業招生人數等劃定分數線。還有就是要考慮差額復試比例、調劑、試題的難度等各種問題。昨天小編在一篇文里面總結過影響國家線劃分主要有三大點:
1、MBA報考人數
2、各院校招生計劃
3、考題難易度
歷史上最低分數線是2012年,150分,而2012年的試卷難度遠低于隨后的13~15年。因此,分數線主要用于調控供求關系,并不太受試卷難度的影響。
過線并不代表你一定能考上
有些專業的分數線確實挺低的,但是這并不代表你只要過了線就能被錄取,還要分學校與專業。除去34所自主劃線的學校,剩下的學校可不是你隨便想進就能進的。還要看每個專業的報考人數來劃線,所以看似分數不高,但是還是被刷下來。
考研人數變多,競爭激烈
現在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2018年報名考研的人數是238萬人,達到了近幾年的最高,以后還會繼續增多。盡管各個院校也在擴招人數,但是還是要比報考人數增長的慢。這就造成供大于求的現象,勢必導致一部分人考不上。
報考熱門人數多,僧多粥少
在招生上,工學招生比例最大,占36%,管理學占比14%,醫學占12%。工學類報錄比相對較低,而管理類、經濟類等專業報錄比相對較高。主要原因是,報考經濟、管理類專業考生大幅增長,而招生計劃增幅穩定。
推免院校增多,推免比例增多
2017年擁有推免資格的高校新增54所,總數達到366所,尤其是雙一流高校公布之后,名校之間普遍喜歡互相推薦學生,而且推免漸成名校招生主要方式,絕大部分名校推免生占比50%。
逐年增多,2018年達到了52.5%,可以說以后會更多,這表示普通院校的考生想要考上名校的難度更大了。
教育部統計86.12%的人認為推免高校增加會影響統考生選擇的機會。各種因素都導致了看似考研分數不高,但是考上的人卻很少。所以考研不易,能考上名校的研究生更加不容易了。
由上文得知,目前考研專業管理類報錄比是相當高的,而MBA(工商管理碩士)這個專業則是其中最火熱的一個專業,這幾年MBA的報考人數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并且學費也在持續上漲中。
相比其他在職研究生,MBA專業可謂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個專業。但即便如此還有眾多人報考,其原因不外乎這幾點:名校情結、升職加薪、擴充人脈圈、個人能力提升等等。工商管理學碩士( MBA )學位一直是商界人士所青睞,并且通常必不可少的一項資質。
MBA課程種類
1)全日制MBA,即脫產MBA,即完全脫離工作崗位進行學習的MBA課程。申請人參加每年1月份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管理類工商管理專業聯考,被錄取后,脫產學習2年,上課時間一般是周一至周五,畢業后可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證書。
2)MBA聯考,全國聯考是指每年12月份國家統一的選拔制考試,這恐怕是大多數中國學生申請MBA課程最熟悉的一種途徑。適用于國民教育體系內院校的MBA項目。榜上學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交大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等。
3)除了上述兩類需要參加聯考的,還有自主招考國際MBA,是國內高校與海外商學院國內辦學MBA項目。全年接受報名,由中外雙方院校自主確定考試錄取方式,每年會安排1~2次入學考試(每個學校會有所不同,具體以學校最終發布的招生簡章為準),畢業可獲得海外碩士學位證書。自主招考國際MBA更側重于學生的工作背景和發展潛質。榜上學校:長江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4)EMBA 高級管理工商管理碩士,面向更多的是高級管理人士,他們通常在管理崗位已有10年以上經驗,平均年齡都在38歲以上。目前EMBA分為中國體制內商學院提供的EMBA項目和體制外EMBA由中國高校高校與海外商學院國內辦學的國際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