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介紹
自1978年到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始終保持在9%左右,這使得人均收入水平在2010年達到4340美元,快速從低收入組躍升到高中收入組。而從總量看,中國按購買力平價折算的GDP總量在2014年底則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然而,自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明顯下滑,近年來形勢更加嚴峻。在此背景下,中國能否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儼然成為一個重大話題。更進一步的問題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質是什么?以及中國如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國際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或許能夠提供借鑒,但試圖找出一個成功因素列表來指導中國未來的實踐肯定是徒勞的。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決定諸多經濟體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其規(guī)律體現(xiàn)在哪里?中等收入經濟體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與其他經濟體有何不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的答案是,中國必須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驅動轉型,即經濟增長模式由模仿式創(chuàng)新驅動轉變?yōu)樽灾鲃?chuàng)新驅動。為此,基于必要條件鏈——績效—行動—能力—激勵,我們給出了涉及制度、文化、教育、政策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嘉賓介紹
于立宏博士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商學院產業(yè)經濟教研室主任,中國能源學會專家委員會經濟專家組成員。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1項,上海市哲社項目1項,上海市科技發(fā)展基金軟科學研究項目2項;出版專著3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管理世界》、《中國工業(yè)經濟》、《新華文摘》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科研成果獲得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論文類)1項,煤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