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調整不應錯,避免這四個誤區,順利獲得2019年MBA復試調劑。
誤區1:初試成績高就可以被錄取
一般來說,初試成績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考生進入目標大學錄取的可能性。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初試結果很高,就一定會被錄取。事實上,按照中大、華工的考研復試的辦法,初試成績好的學生,如果不努力做好復試的準備,仍有可能落后。
具體而言,兩所院校均采取了差額復試。那么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考生能否考入目標院校錄取,不僅取決于初試的成績,也取決于復試的成績。近年來,許多高校的復試成績有所增加,其中一些主要的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但差異復試的考試方法使得“低分逆轉、高分落榜”的情況屢見不鮮。
誤區2:復試完后尋找一位導師
很多研究生回應說,很多導師一屆只能收幾個學生,有些老師早在推免生面試時就被瓜分了,留下了一小部分良師益友給考官。考生可以通過郵件聯系他們的導師。同時,可以利用兄弟姐妹的力量找到導師的聯系信息,甚至安排見面。
誤區3:所有專業都可以調劑
許多考生錯誤地認為,名校沒有調劑的名額,普通高校可以調劑所有專業,只要調劑可以錄取,跨專業調劑沒有障礙等等。
考生調劑除了院校自身設置的門檻外,國家還設置了一些限制的要求:
第一志愿報考工商管理、公共行政、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等專業的考生可以相互調劑,但不得轉入到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不得轉入到上述的七個專業的。
躲開四大誤區,參加2018MBA研究生復試調劑
第一個志愿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學位的考生不得轉到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申請參加“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的人才計劃”的考生,不得調劑到計劃以外錄取;未申請參加考試的,不得調劑該計劃錄取等。
誤區4:名校只招收名校學生。
“考生能否被錄取,最終取決于他們的綜合實力。”在許多高校,考研復試的方案中,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選拔考生的關鍵。例如華東師范大學的復試(分數線、專業設置)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專業課程考試——采用筆試形式,考試內容與初試相區別;
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考試,形式為筆試、口試、實踐環節任選、可以同時使用;
外語聽說能力測試-主要測試考生的聽說能力、準確性、一致性、得體性等;品德修養考核-主要從職業道德、個人修養、相關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進行重點考核。
考核不作量化計入復試成績,但是考核結果不合格就不會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