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作為一個為培養管理者而生的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形式,對于有志成為企業高管的男女在職人員來說,在職MBA都是一個可以獲得系統專業的管理知識,提升戰略眼光的有效學習方式和平臺,能夠有效的補足女性在企業管理中的短板。
1998年,德國企業福伊特集團希望把劉明明請去做中國首席代表的副手,但被她拒絕了。因為她自信“我能夠勝任一把手”,為此劉明明直接飛往德國總部與董事談判,用果敢說服了所有董事,成為了福伊特第三任中國首席代表,而原先剛剛被任命僅三個月的德國男性首代成了她的副手。
德國的福伊特造紙亞洲區總裁兼CEO劉明明回憶起這段經歷,曾上山下鄉,39歲才留學德國的福伊特造紙亞洲區總裁兼CEO劉明明說,女人最大的優點是做事比較踏實,所以就比較容易成功。在德國商會開會時,往往總是僅有她一位女性。“企業給了我機會,市場給了我機會,我就要用事實說話用業績證明自己。”在她出任首代的前6年,將中國區50萬歐元的年銷售額,提升到4.2億歐元,且在中國高級造紙機市場上獲得51.5%的占有率。
像劉明明一樣的女性領導力不少,她們的經歷證明,對于男性領導力來說,女性領導力曾經意味著競爭、對壘,今天更多的卻是合作與增值。
不再是商界配角
劉明明是越來越多在商界嶄露頭角的中國女性之一。與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中,手握大權、高傲強勢、不近人情的女強人米蘭達不同,在對大量女性高管進行調研后,發現她們更具有“灰姑娘”的共性,善良、堅忍、剛毅、包容、風險。
在企業領域,女性領導力不斷提升,有統計數據顯示,女性企業家在全球企業家中的比例,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10%,快速上升到20%。甚至有報告統計,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更有經營力——比起男性企業家,女性企業家經營的企業中,盈利比例多7.8%,持平比例多4.3%,而虧損比例少12.1%。
而在中國,2011年共有156位女富豪,在全球28位擁有10億美元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18位來自中國,占三分之二。2011年共有156位女富豪登上了百富榜(1000人總榜),占總人數15.5%,比2010年高出4個百分點,為歷年最高。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細膩、靈活的巨人網絡總裁劉偉一直把自己定位在“二當家”的角色上,她跟隨董事長史玉柱多年轉戰各行業,一個柔軟溫和,一個強硬執拗;一個務實堅持,一個天馬行空;一個冷靜理智,一個沖動狂熱,一柔一剛的“黃金搭檔”使新巨人頗受公眾關注。
多一些感性,少一些偏執的女性領導特質能為商業社會帶來一種平衡,也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身處管理職位的女性人數逐漸增長,但大多數仍局限于低層和中層職位,像劉偉、劉明明等能攀登到高峰的女性領導依舊鳳毛麟角,財富500強中美國的女性CEO不到4%。難道女性真不適合當領導么?阻礙女性提升管理層級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爬到CEO位置的過程中,女性會因為其性別角色面對各種猜疑、揣測和壓力,在社會和心理層面面對更多挑戰和糾結。”一方面是傳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還有安分守己、相夫教子的觀念束縛,另一方面很多女性在職業發展上的信心不夠,心理的天花板常常劃地自限,使其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社會關系中的位置;而社會上對女性成功的雙重標準,也使得很多女性在追求自己夢想時覺得比較累。
不過調研發現,大多數企業都認為領導力沒有男女之分,一個高管職位所需要的特質和能力、經驗和知識是沒有性別之分的,企業只需找最適合這個工作崗位的人。這就如同花木蘭上戰場,她要和所有男人一樣,依靠的是勇氣、謀略和對戰爭的理解和把握。
互補平衡的商業角色
盡管女性領導者和男性領導者都有“自信、活力、積極實現、雄心勃勃、努力工作”等類似特點,但男性領導者和女性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往往會大相徑庭。比如,在行為特征方面,女性優勢是處理沖突和有效的執行,而男性領導是提供方向與創新。
與男性領導相比,女性領導相對存在的短板表現在,第一是戰略眼光,女性領導者的冒險精神比較欠缺,不敢去承擔風險;第二在創新方面,女性往往在學習新的東西,嘗試新的事物方面比男性弱;第三,在策略敏感度上,面對一些不確定的環境時,女性領導者往往對于環境的變化比較謹慎悲觀。
在夫妻搭檔的創業模式中,上述短板得到互補能更明顯地表現。當當網執行主席俞渝及其丈夫李國慶就是例子。俞渝說,丈夫給了她第二個MBA培訓,MBA學習給了她很多系統的理論知識,而從商業判斷和管理方面來說,丈夫以及周圍朋友給了很大幫助。李國慶描述二人的性格差異和角色配合時說,自己是往前沖,更喜歡變革和提高成績,而俞渝喜歡的是控制和平衡。李國慶不會跟投資人打交道,不喜歡應酬,而俞渝的最強項便是跟投資人的溝通,幫助他和投資人建立資本溝通的橋梁。
斯坦福大學帕斯妮文洛:我希望,隨著職場杰出女性越來越多,讀MBA的女性也越來越多,人們的態度將是贊賞和鼓勵。即便近來企業努力聘用更多的女高管,但相較男性,選擇攻讀商科研究生學位的女性要少得多。例如,在牛津大學商科女性只占36%。然而,雖然這個比例在一些人看來也許并不高,但這仍舊超過了歐洲其他院校的MBA課程。
由于家庭及各種內外條件的制約,使得女性要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注定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而MBA作為一個為培養管理者而生的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形式,對于有志成為企業高管的男女在職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可以獲得系統專業的管理知識,提升戰略眼光的有效學習方式和平臺,能夠有效的補足女性在企業管理中的短板,更好的勝任更高級的管理角色,在未來瞬息萬變的商場中搶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