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聯考的競爭激烈的程度還是相對激烈的,錄取率大約在30%左右,真的是相當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很多讀MBA聯考的人備考了一年,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準備了一年去考試,準備的不夠充分,又不得不放棄,備考了一年,結果卻不盡人意。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精力。因此準備報考MBA聯考的同學在選擇之前一定要三思。是否真的要投入到競爭如此大的MBA聯考中。
報考MBA聯考有漫長的準備周期,再加以項目的學習周期,時間跨度極大。全職學習項目也有類似因素,全日制學習的周期與規模決定了它對職業發展有一定的阻滯作用,因此,對于需要積極應對迅速變化的經濟形勢的職場人和創業者而言,時間作為稀缺資源,是自我投資最大的成本。
對于職場人和創業者而言,如何最高效利用有限時間獲得最大限度的提升,是十分緊迫的難題。國際MBA,準備的過程相比MBA統考,沒有那樣復雜和繁瑣,形式流程更加人性化。國際MBA分為中外合作辦學MBA和海外商學院國內獨立辦學MBA,參加學校自主組織的面試+筆試,要求你具備以下幾種素質,良好的英語水平,快速的職業發展軌跡,強烈而明確的求學目的。
其實,入學MBA不一定要過MBA這座獨木橋,目前,國內獲得碩士學位有3個途徑,一個是參加1月全國研究生統考,嚴進寬出;第二個是參加5月份的同等學力申碩和10月份的工程碩士統考(目前已取消并入一月聯考),現在市場上衍變出來很多類似SMBA等先上車后買票,先修學分再參加統考,屬于寬進嚴出;最后是中外合作辦學MBA和國際MBA,如比利時商學院EMBA,只要修滿學分就能赴院校本部答辯后即可獲得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城市大學MBA這種中外合作辦學MBA是得到國家支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是中外合作辦學的規范。規范中對中外合作辦學的辦學方式做了如下規定:學歷教育項目必須通過統招考試,填報志愿,畢業后分別獲得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文憑。非學歷教育項目:無須填報志愿,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試即可。中方學校修得相應學分后,通過語言考試后再被合作學校錄取,畢業后獲得外方學校頒發的文憑。
規范中還對辦學主體做了如下規定:中外合作辦學屬于公益性事業,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國家對中外合作辦學實行擴大開放、規范辦學、依法管理、促進發展的方針。從以上中外辦學的規范看,中外合作辦學也是有法可依,可以選擇的教育途徑,但一定要選擇教育部在官網公示過的中外辦學項目,會有比較高的保證!
這類免聯考MBA可以讓學員畢業后可以獲得海外碩士學位證書,學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它的特點是入學門檻低,屬于寬進嚴出型。無需入學考試,無需參加全國碩士聯考,可以獲得碩士學位。目前為止專科直接升讀碩士的唯一快速通道。在報考條件方面基本上都會規定學員具備這些條件,如從事社會工作三年以上的專科或本科學歷者均可報考,如工作經驗豐富者可以適當放寬條件,部分高校還會綜合考察和評估考生自身的工作能力與管理方面的潛質。
免聯考MBA的學員群體大概是28-40歲,還是大學畢業工作十年左右的。多數是一件成為企業管理層的職場人士或者私企老板,對升職或提高管理能力有必要需求。還想要獲得碩士學位,但是沒有精力和時間參加全國統考的 。
經常會有人這么說,國內的MBA好在所傳授的管理知識更符合我國國情,同學老師校友有很大幾率成為你將來的上司或者同事。國外名校的MBA課程雖然站在世界管理學前沿,更加自由更加先進;免聯考,但是對于想要回國發展的人來說,會導致其人脈過于薄弱。
像我們這種國外高校國內開設的MBA學位班都是根據中國國情設計的,如特別為企業上市準備的企業投融資課程,為眾多民企準備的家族企業管理課程,為眾多制作類企業準備的傳統企業與互聯網關系課程等等。
以前有人擔心中外合作辦學MBA在職研究生所獲取的碩士學位證書含金量低,會影響以后出國留學。事實上,中外合作辦學MBA在職研究生獲得的碩士學位證書含金量與全日制畢業生一樣,而且只要有碩士學位就可以讀博深造。另外,出國留學更沒問題,因為除了我國,其他國家沒有學歷證。而且在工作中,不少人憑借獲得的碩士學位證書,順利實現了升職、加薪等,為自己開拓了更好的職場發展之路。
再來看學費,目前在職MBA的學費差距甚遠,最貴的可達100萬+人民幣,如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最便宜的僅2萬+人民幣,這其中真的有這么大的差別嗎?答案是肯定的。讀在職MBA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更快的晉升空間和薪水提升,含金量和性價比越高的在職MBA越能夠吸引關注。再以亞洲城市大學為例,6.8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不算貴,但可以看到的是該專業畢業后學生的薪水增速和晉升速度都在各校在職MBA排名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