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家并且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職博士對于我而言,價值到底是什么?我已經讀過MBA和EMBA,商業知識課程全都已經嘗遍,我為何還要去讀個在職博士呢?
一些事業有成的朋友,年齡幾近四五十,有的仍在會去選擇讀博,其實如此身段的人哪里需要博士學歷去獲得更好的工作呢?作為老板,去雇傭博士不就可以為其打工嗎,何必自己親身花費時間去讀博呢?
40多歲的年齡,正值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對事業有激情,對未來有夢想,在經歷MBA/EMBA等高等教育的洗禮后,已完成了知識、事業以及生活的美好蛻變。個人的成長是無止境的,事業上要有新高度,學問上也要有新高度。作為企業決策者或管理者,無論追求哪一個高度,都需要重新整理幾十年自己的管理經驗,在思考上形成“系統化”,去除“碎片化”,讓知識和經驗“歸類”, 進而形成一套管理模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法論。這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與其他有著同樣訴求智者同行,一起來完成的機會。學習工商管理博士就是這樣一次機會。
第二,學習工商管理博士是給自己一輩子的一種榮譽,博士畢業后,你的姓名前就不自覺被人們冠上“Dr.”兩個字母,不再是李先生、張先生,而是李博士、張博士,受人羨慕,讓人景仰。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后代一個交代,讓自己的后代產生榮耀感:“我爸爸是博士企業家”。
第三,如果您所在的企業是上市公司,作為董事長,有博士頭銜,對企業形象有很大好處。這個你比我懂。
人生苦短,讀博3-4年不算短,也不算長。大家都知道做事的機會成本,這個時間,你不讀博,你能干什么?
很多企業家覺得身經百戰,見多識廣,知識也淵博,還需要讀博嗎?
博士是一個文憑,更是一種經歷,是對心靈的一次深度修煉,還有什么學習是需要像準備博士論文那樣閱覽這么多期刊、文獻、書籍的?為了讓自己沉下心來進行洞悉人性的心靈修煉,現在有的人選擇辟谷,有人讀佛經,還有人修道,其實讀博就是一個聚焦學習、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的修心過程,當你真的修完所有的課程完成畢業大作時,那種充實感與快樂感是修其他任何項目都無法比擬的,你可以體會到與別人不一樣的人生,實現這種精神追求本身就是一種財富,一種收獲,并且這種稀缺的生命體驗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
很多企業家表面上和你們一起玩,暗地里都在悄悄地讀DBA,不到關鍵時刻不露出來。千萬別把讀博士和痛苦聯系起來,時間管理得當,讀博士也是樂在其中的事。
讀DBA是怎樣的體驗?
人生在升華,感覺自己在攀登人類知識的高峰了,那種自信……課程里沒有儒釋道,課堂也不是百家講壇。
同學情誼真,但不沾江湖習氣,推杯換盞壕氣沖天的酒局在DBA班里比較少見。
下課后晚上干嘛?--讀書會或者討論新中國銀行破產“第一例”!
管理學科里最高學位的DBA和PH.D的區別及擇校
除去全日制博士,目前主流在職博士分為:
傳統學術在職博士Ph.D,系統內院校,名額極少錄取難
管理學博士Ph.D,國際項目,畢業后頒發國外院校Ph.D學位
工商管理博士DBA,國際項目,畢業后頒發國外院校DBA學位
現在各個大學和研究所,都不太喜歡兼職讀Ph.D的學生,所以一般都要求學生放棄工作,專心讀博。當然,入學考試(英語、政治)是少不了的。對于大多數要讀博的同學,尤其是企業家及高管,選擇在職DBA項目更符合實際需求。
其實擇校這件事還是因人而異,關注的重點也無非是學校的位置、名氣還有費用等等,如果去目標國進行投資或移民,那么選擇目標國的DBA或PhD就是一條很好的路徑。但如果沒有這方面對的打算,或者將來還是希望在國內發展且還是在職的企業家們,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上課時間靈活,又有較高的學術水平,一些中外合辦的項目就是很好的選擇。
下面小編就為有志于提升自我能力的您推薦一所成立于1289年,具有近八百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的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工商管理在職博士(DBA)在職學位項目,了解一下吧~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項目
1)特色
▲800年悠久歷史的歐洲名校,歐洲頂尖大學聯盟成員
▲可獲全球學術排名141的大學學位,學位全球認可
▲嚴謹而務實的歐洲培養模式,專業領域的前沿理論與管理實踐完美結合
▲中、法合作強強聯手,全面深入的學術交流
▲權威導師,高層次與高質量的專業研究方向,思維方式的全方位提升
▲中、法、英三語,零距離小班授課
▲學員有資格申請Ph.D.學位,如有條件亦可獲得留學生的歸國人員待遇
2)認證排名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全球學術排名141名
Ranked #141 in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法國學術排名6名
Ranked #6 in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全球大學研究影響力排名174名
Ranked #174 in Research Ranking of Global Universities, RR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