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MBA報名之前,就要對在職MBA的相關內容了解清楚,讓在職人員選擇MBA報名的時候可以放松很多。不過,對于第一次選擇MBA報名的學員來說,了解清楚有關在職MBA的相關內容。那針對這一問題,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職場人選擇攻讀MBA之前 需了解哪些內容?
什么是MBA?
MBA(Mas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中文名工商管理碩士。意在培養的是高質量、處于領導地位的職業工商管理人才,是能力培養重于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其課程內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財務、法律等等,它要求其畢業生能在風云變幻的世界市場和國際化競爭中掌握生產、財務、金融、營銷、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等多學科知識和管理技能,有戰略規劃的眼光和敏銳洞察力。
讀MBA的目的是什么
非管理科班出生的管理者來總結過去,全面系統地學習理論知識。
就記者采訪的MBA學生來看,絕大多數都不是管理科班出身,而是從技術層開始做起,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他們的管理經驗,是憑借自己的悟性和自學,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積累起來的。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些經驗顯得不夠。所以,回爐成了必要。
什么樣的人適合讀MBA
一定要有較長時間的工作和管理經驗,管理崗位有一定的高度。
有學員表示,MBA絕對不能走低齡化的道路,來讀的人一定要有較長時間的工作和管理經驗,所在的崗位有一定的高度,至少是在公司主持某一方面的工作。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有過嘗試,有過經驗、教訓,才能更加深刻地領會理論,才能深入地參與討論,才能收獲多多。選擇是否讀MBA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在職業生涯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再出手,投入才會有好的產出。
MBA學什么內容
核心課程+公共選修課
核心課程包括:會計學、應用統計學、規劃與決策、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生產與作業管理、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等。
公共選修課:項目管理、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實用商務數據分析與預測、概率論入門等。
如何學習效果會更好
(1)強調預習,帶著企業的問題進MBA課堂
在學校學了知識,然后運用到工作中去,這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邏輯,但這用在MBA的學習上卻是不對的。在決定讀MBA之前,就可以花一定時間總結你在企業中所面臨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讀MBA。
當然,帶著問題進MBA課堂還體現在每門課程的預習上。在每門課程開課之前,可以提前熟悉教材或者老師的講稿,然后到企業中去發掘相對應的案例,帶著問題到課堂上去實戰。讀MBA就如你有了一個強大的顧問團,其中有非常優秀的老師和同學,經過和他們的討論,很多問題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決。如果等到你學了知識再回來用的話,收獲會小很多。
(2)要積極地參加和老師、同學的互動活動
MBA的學習絕不是一言堂式的學習,交流、互動才是其關鍵詞,對象不僅是老師,還有同學。不要因為你資歷相對較輕,年紀偏小,性格內向,就在課堂上保持沉默,那樣只會虧待了自己。要積極地參與到課內、外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中去,要主動地發言,在MBA課堂上沒有對與錯,只有觀點的碰撞,很多收獲就是這碰撞產生的火花。
讀MBA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1)身份的認同
學員們還是坦言,MBA還是有光環的。周圍的人一聽到你在讀MBA,無形之中還是多多少少有些許景仰之情。如果說MBA頭頂上頂著的不是光環的話,那么學員更多的是用“身份認同”這個詞來表達MBA給他們帶來的影響。如今的管理層,很多人都讀了MBA或EMBA,大家一說,馬上就有身份的認同感,交流、溝通起來更加容易。
(2)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
MBA是對于一個人管理能力系統專業的訓練。通過這樣一個專業訓練,將多年的管理經驗與專業知識進行融合,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磨練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溝通能力。對于個人的綜合能力的提升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飛躍。
(3)治家有方,改善和孩子的關系
來讀MBA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公司的管理層,但大家往往是能管好幾千幾萬號人,卻管不好家里的小孩。沒想到讀了MBA后,和孩子的關系有種很微妙的變化。首先孩子感覺爸爸很偉大,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其次,孩子和父親有了“學習”這個共同的話題“平時都是我督促他學習,現在不一樣了,他會問我,‘爸,你做完作業沒有?‘爸,你不能曠課的。父子倆好像成了學友,關系融洽了不少。”
有些高管坦言MBA的學習也改變了他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前他總是用懲罰的手段來督促孩子學習,但學過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后,他嘗試用激勵的辦法,讓孩子學習更主動了。讀MBA不僅自己充了電,還把孩子教好了。
選擇攻讀MBA的人員,要挑選適合自己攻讀的方式報名。這樣在報名時,才不會因為緊張而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