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不少創始人或許都有讀個MBA的想法。如今,國內想獲得一個MBA學位的成本已經達幾十萬人民幣,并且要在本就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去“鍍金”,對創業者來說似乎更像一個挑戰。
這件極為“燒錢殺時間”的事,到底是否值得去做?怎么做?來看看創業者的回答。
01 MBA這件事,什么時候值得投資?
“MBA這件事,值得投資嗎?”
傳統認知上,商學院善于為金融機構輸送人才,他們敏銳于數字、了解市場營銷、善于財務管理,然而當下的商學院,已經并不單單為了讓每個人成為“理財規劃師”,它還會讓學生了解如何幫助創業公司成長,成為可持續發展并能夠獲利的組織。在2015年完成商學院MBA課程,同時作為某公司創始人的丁先生看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戰略性的思考
有許多偉大的書籍提供了簡單而易得的商業理論,這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閱讀便可以獲得的。那么能否用閱讀來代替讀MBA的計劃?丁先生認為,對于創業者來說,商學院的價值來自于完成課程中培養的戰略性思維。尤其在創業初期,這種培養更具價值。
“當你的項目還是一個早期創業團隊時,工程師的全部精力將投入到關鍵產品構想中,職能部門需要從零搭建起完善業務流程保持項目健康運作。這樣的團隊往往成員人數較少,交流模式大多是非正式的,沒有規定的流程, 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基于創始人與其他人的相互理解進行。在公司走向完善的過程中,必須記錄最佳實踐路勁、建立流程、開發溝通渠道以及為可擴展的組織結構打下基礎,在這些方面,創造力可能并不會起到多大作用,最重要的是扎扎實實的具體問題處理能力。”
經過MBA課程培訓的創始人,似乎能夠以更好心態來應對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各種狀況。在大多數商學院的MBA課程中,模擬項目訓練、討論案例研究,會見世界級的專家,所有這些都有助于提升戰略性思維讓創業者了解一個項目的所有領域如何相互關聯。
“
一個好的策略需要權衡。你必須了解你的市場, 看看競爭走向, 學會如何快速迭代, 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長期使命上,這是MBA課程能夠帶來的價值。
2、獲得支持(即使在完成MBA課程之后)
當你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時,會產生強大的變革效果。當同伴壓力幫助你實現目標而不是分散你的注意力時,同伴壓力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被雄心勃勃的人群包圍,會促使人做更多的事情,而商學院無疑提供了這樣一種氛圍。
研究機構Poets&Quants的調查中顯示,很多人讀MBA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圈層認可,大多數去商學院的人都是“商業極客”,喜歡談論很多關于工作的事情,那些正是他們真切喜歡的東西。
金融時報曾為入榜FT500的企業創始人做過一份學歷畫像,近三分之一(31%)的人擁有MBA學歷,其中通用電氣、福特、惠普等創始人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便完成了MBA課程。其中來自哈佛商學院的人數最多,他們形成了更為精致的社交圈,分享優質資源。
創業者需要與合適的人打交道,MBA圈層能夠提供創意、或能夠提供資金支持,或帶來資源幫助你進入有影響力的圈子,建立長期的商業伙伴關系。
3、商業不僅僅是理論
如何激勵員工、如何優化稅收和管理費用這些都需要學習,無論一個企業多么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性,都需要通過增加銷售同時降低成本來獲得利潤。而對于早期創業者來說,最常遇見的問題便是資金流帶來的壓力, 所以他們需要充分利用財務。不過他表示,比起獲得這些專業技能,他在商學院的課程中記住的更多是教訓, 而這些在他后來的創業中,帶來了諸多幫助:
不要試圖什么都自己做,學會找一個伙伴分擔;
夢想要偉大,但行動要專注于細節,一點點做起;
不要為了錢而創業,可以不講情懷,但必須有商業之外的目標;
以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 但是在任何需要休息的時候“放肆”地休息。
“
作為創業者,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事情都在課堂上學到, 成為一名企業家需要的技能只能通過經營企業來學習,而MBA能讓你做好充分的準備走上這條路。
4、拓寬視野
雖然MBA里包含了‘business’,但并非所有事情都與商業有關。學校是一個讓你能夠獲得很多樂趣的地方,也可以結識終生朋友,并且學到很多關于自己的知識。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商學院,目前課程都是基于全球化角度設置,能夠讓創業者更容易了解全球市場動態,打開了一扇通向更全球的大門。
在MBA課程中,最大的收獲在于能夠去接觸更多擁有不同背景的朋友,看到更廣闊的的世界。這些人往往擁有不錯的背景,同時足夠努力,他們如何面對商場與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所持有的態度,無論好壞,都能成為你的借鑒。
02 怎么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很多人即使沒能進入排在全球頂端的MBA院校,也依然愿意花錢讀一個MBA,原因正是如此。因為他學到的知識也永遠是自己的,這是受用一生的東西。
有些院校綜合排名不出色,但考生可以選擇所在行業領域較出色的院校就讀。
如財會類、理工類、語言類、政法類等,在這些適合自己的院校就讀,或許更能學到東西、發揮所長。
個人規劃比選擇專業、學校更為重要
就像MBA的申請與面試,往往會問到規劃類問題。
MBA的學習比較全面,意味著各專業的內容都不會太過深入研究。所以,學生必須在入學前對自身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明確自己的目標。否則,很可能不知道MBA的學習過程中的側重點,以及畢業后的方向。
有的同學目標很明確,自己考MBA是為了彌補學歷短板,是希望突破職業瓶頸,等等。你的目標與規劃是什么,至關重要。
具體院校還得具體分析,后續會陸續更新。申請人可考慮自己的經濟和職業發展情況,結合這方面的專家的建議,再做決定。
目前在國內想要入讀MBA的同學,有以下幾種選擇:
1、2018年自主招考國際MBA,免聯考,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入學,有名額學??扇胱x,是目前為止申碩的最快速通道。
2、積極準備2019年全國碩士統一聯考MBA。
上述兩類專碩畢業能拿到什么證書?
自主招考MBA:學員在完成院校規定課程且論文答辯通過后,可獲得全球認可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畢業證和學位證雙證合一。
聯考類MBA:學員在畢業之后可以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