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院校招生考查的十八大關鍵性指標剖析
未來規劃-行業背景-公司規模-部門-職位-工作年限
畢業院校-學歷-英語水平-下屬人數-收入-業績
海外經歷-榮譽-資格職稱-未來規劃-能力-性格
哪個年齡段的人最適合MBA?一個人的職業發展階段大致分為4個階段:
30歲之前:探索期
30-35歲: 定位期
35-40歲: 穩健期
40歲以后:收獲期
探索期(30歲之前):學習技能、經驗,積累人生閱歷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在職業生涯的探索期,主要任務是賺取能力、經驗和教訓,而不是總想著在這個階段賺很多錢,這多半不太現實;或者有些人急功近利,賺了快錢,卻輸了一生。
定位期(30-35歲):對于職業生涯規劃來講,這一階段可以說最具有決定性的階段。你必須盡快地磨煉出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否則的話,很可能會成為你長期職業發展的隱憂。如果一個人過了定位期(35歲)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接下來會變得越來越焦慮,甚至時常感到懷才不遇、怨天憂人,直至在不斷的哀嘆中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
而很多人職業發展的最大困惑,就是在定位期向穩健期過渡時,如何做好職場定位。
一、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為了支撐你“專業化”的品牌形象:
(1) 知識結構體系的更新迭代。要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遠一些。這個時候,在職學習、進修、培訓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學會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MBA成為很優質的一個選擇。
(2) 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向行業精英看齊,樹立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用你的思想去影響別人。
二、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基礎員工到管理崗位,是職業成長關鍵一步。由中層管理者向優秀管理者的角色轉變,成為突破中層危機的重要部分。就像柳傳志所說“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三、找一家成長中的公司,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伴隨其成長
親身經歷公司由弱到強的成長過程,對于公司的運營及自身在公司運營中所處的位置及起到的作用,有更深次的理解。
如果已經超過35歲還沒有明確定位的朋友怎么辦呢?那就盡快找到自己的相對競爭力、最好結合你以往這些年工作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和資源優勢來做一個選擇。而攻讀MBA則是一個過渡期,實現職場定位的不錯選擇。MBA擇校——做好職場過渡期定位第一步。
1、精準定位自身發展需求
首先考生要明確自身定位,考慮未來職業發展方向與目標。
這樣對正確選擇MBA擇校和專業方向非常有利。
不同的商學院有不同的專業特長,結合自身長遠發展,一定要充分考慮好自己的職業需求,選擇與自己所從事產業有關的特色學校。
2、測評院校資源
要注意商學院所提供的社會資源平臺:
要深入了解院校師資水平(社會師資和校內師資),每個MBA商學院都有他們獨特的師資教學團隊。有些導師毫不夸張地說,領略過其風采會覺得能夠成為他們的學生真是三生有幸。
部分院校采取專屬導師制,對學員生活、學習、工作都有極大幫助。
要了解院校合作項目和MBA項目運作情況和課程設置。企校合作,國際聯合辦學項目,都是對一個學員的全新發展機遇。要看歷年校友發展,MBA校友會是圈外人想象不到的人脈財富,人脈還是多數人選擇MBA的重要因素。
3、選擇地域
一般考生如此選擇院校:
已婚人士,事業較穩定的考生,人生職業發展區域限制較多,最好選擇就近的商學院。因為異地上學需要客服諸多困難,選擇事業所在地區,更便于有效利用當地同學人脈。
未婚人士,事業發展無限可能的考生,院校地域限制不那么局限,可以換工作,重新挑選向往的城市,讀MBA是你最好改變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方式。尤其是全日制MBA學生更要關注這一點。
如果你不是一般考生:
也要妥善規劃自己未來準備發展的地區。當然,如果已有全國頂級名校的目標,就請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吧,它們,你值得擁有。
歷年學員就業情況,一直在變,而且平均數并不具有太高參考價值,年薪千萬的學員能拉高多少平均值?不用糾結。
除了以上這幾點之外,考生一定要結合自身水平,了解所報考院校的招生計劃,招生偏好,招生人數,報考人數,實際錄取人數,報錄比,復試分數線,進入復試比等,好好了解學校MBA動態,好好復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考上理想的院校。
教育市場主流的兩類MBA
一月份聯考MBA:參加全國聯考院校的MBA項目獲國家教育部承認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入學需要通過全國統一的工商管理碩士入學考試(簡稱MBA聯考),以及各校自己組織的面試。
自主招考國際MBA:國際MBA分為中外合作辦學MBA和海外商學院國內獨立辦學MBA,參加學校自主組織的面試+筆試,要求你具備以下幾種素質,良好的英語水平,快速的職業發展軌跡,強烈而明確的求學目的。畢業可可獲得海外碩士學位證書,教育部完全承認其學歷學位,國際公認。
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準入和教師引入等方面,結合用人部門和學員的需求上有較大的靈活度;引進外文原版教材和外方師資配比的比重較大;教學中更注重案例教學方式的應用和及時更新教學參考材料。準備的過程相比MBA聯考,沒有那樣復雜和繁瑣,形式流程更加人性化。適合在一線城市的職業經理人的對于國際一流的MBA學位又需求,將來將走向國際市場的職業經理人。
MBA通過注冊參加和經歷不同的課程。全日制的MBA課程鼓勵申請者與同學去學習,實踐,和交流。對于時間較少的半日制MBA課程,學員難以保證能夠參與課程學習,但是日常的工作實踐也可以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不同的MBA課程,比如國際的MBA,海外的MBA和EMBA,這些MBA注重的職業、領域、和課程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