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準在中國設立MBA學位和試辦MBA教育,1991年首批試辦MBA教育院校開始招生。截至目前,經歷整整25年發展,中國MBA招生院校由最初的9所發展壯大至近300所。近年來MBA學費快速增長,學校招生人數不斷擴大,在職研究生納入統籌管理,MBA成為關注的熱點。
1、80%MBA學員對MBA教育持認可態度
調查數據顯示,54%的被調查者對MBA教育比較滿意,28%的被調查者非常滿意,僅有7%的被調查者認為攻讀MBA低于其預期。
2、八成學員認為攻讀MBA對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調查顯示,31%的MBA學員認為攻讀MBA對其職業發展幫助很大,48%的學員認為攻讀MBA對其職業發展比較有幫助,僅有17%的學員認為對其幫助有限。
3、報考MBA首要目的是什么?
調查中,有48%的MBA報考者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而選擇攻讀MBA,另有39%的報考者為了提升學歷而選擇攻讀MBA,也有少數報考者為了改善薪資待遇、拓展人際關系或學習知識而選擇報考MBA。
不過,抱著學習知識的初衷選擇攻讀MBA的人群僅占總調查人數的2%。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和提升學歷是大多數報考者選擇攻讀MBA的首要目的。
4、與入讀前相比,薪酬待遇有何變化?
如圖,所有被調查人群中,有37%的人在攻讀MBA后薪酬漲幅在5%~30%之間,22%的人薪酬漲幅在30%~50%之間,同時也有一定比例的人認為攻讀MBA后薪酬幾乎沒有增長,這部分人數占比達24%。
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攻讀MBA后薪酬漲幅在100%以上,占比達11%;漲幅在50%~100%之間的人數較少,占比4%;另有2%的人認為攻讀MBA后薪酬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不過這部分人數相對較少。
通過以上的數據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職業人還是很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去念MBA,他們通過MBA系統的學習,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就連升職加薪都是無可厚非。
MBA擁有的商業化和國際化
所謂體制內MBA,是指需要考生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即聯考(也有稱統考),考分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分數線后,才有資格參加之后的院校MBA復試,復試通常包括面試和筆試。另外,很多MBA院校實施了先面試,再參加聯考,過線后補考筆試的方式。簡而言之,體制內MBA就是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MBA項目,最顯著的特點是學生畢業后可以獲得MBA學位證書以及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除了我們常說的體制內MBA,另一類是不需要參加聯考的“體制外MBA”,通常是與香港、臺灣以及國外商學院合作辦學的項目或國內獨立辦學項目,畢業后可以獲得海外碩士學位證書。不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MBA項目,基本采取了相同的在職學習方式,學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兩者的教學質量不能因為有無學歷證書而簡單判定。
有較強名校情結的人對于名校的選擇也是很多在職人員選擇國際MBA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國際MBA的院校都是國外的超級名校,還主要是因為對于在職人員來說可以免試入學,因此用來滿足自己名校情結同時還能獲得相關專業碩士學位是再合適不過的途徑了。
MBA本身就是應用型的專業管理人才教育,不需要泡在實驗室做理論研究,外部資源調用的越好,學生進行商業實踐的機會就越豐富。靠近外部資源,這是商學院在管理教育市場化和國際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是全球管理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
面對上述兩種不同的MBA培養模式,申請人應根據自身情況,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