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名校夢,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MBA申請人都想要報讀頂級MBA院校,但由于考試、工作、經濟等各方面原因,他們中僅僅一部分人能夠如愿以償。
相比非名校MBA,報讀名校MBA將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價值,既然談到價值,就必然有一個嚴格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必然就只能是市場價值。
報讀MBA的學員并不在于他就讀的是什么名?;蛟诼殬I生涯中的某一個階段去就讀,而在于這個同學畢業后有沒有找到他下一個理想的職業發展方向。
大部分的MBA課程是培養職業經理人的,也有少數MBA院校會開設創業MBA課程。所以,衡量非名校的MBA到底有沒有價值,最直接的就是要看畢業后的就業率及薪資增長待遇如何。在就業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職業經理人的市場需求也在降低,職場競爭的激烈也日趨白熱化。
論名校MBA好不好,評判標準是什么?
在選擇院校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客觀分析,理性評判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一廂情愿地貪圖名校“光環”,到頭來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考生即使有幸進入名校,也不要認為它的光環已經籠罩在自己頭上,仍需要努力學習打造自己的名片。
每個社會人的社會地位和高度不同,值不值得讀,看自己水平能讀哪個院校。讀了對自己有沒有用,看跟誰比,比如月薪1萬的人,不能跟小米的CEO雷軍比,但通過努力,讀個MBA,學點管理方面的東西,升級個碩士學歷,跟曾經高攀不上的月薪10萬的人比比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正確定位自己,不要武斷藐視普通院校。那些說不好的人,可能職業跟商業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他可以隨意評說因為他根本就不需要,也可能他特別牛,資歷很好,清華讓他去他都不稀罕。但,他的經歷,也跟你沒有一毛錢關系啊。干嘛因為他的評論放棄一個很好的升值機會,明明它能幫你。
重點中重點:學校好不好,需要看是否有世界MBA認證機構承認的資格,看院校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校友會成員水平……
市場衡量標準是什么?
能成功入讀一所名校MBA的確是人人向往,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同學都有上名校MBA的能力,很多名校MBA的培養方向和管理理念,也并不是適合所有報讀的同學。在看到學校拿到了多少認證、有多少師資這些,重要的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你,變得更好了嗎?
所以任何價值取向和衡量標準都只有一個,就是市場標準。
那些找到好工作,事業蒸蒸日上節節高的MBA同學,永遠都具備這樣的特點:提前規劃好職業,不動搖不打折扣,仔細審視過學校課程,考慮好自己將來兩到三年的去向和所做業務的焦點。
如何選擇MBA院校?
1、關注MBA院校排名和認證情況
每年全球及國內都會有很多MBA權威榜單公布,申請者在擇校時可以參考具有權威性的排名情況。論權威性,還屬《金融時報》的排名最高。MBA排名可以作為選擇目標商學院的輔助工具,而不可作為決定性的唯一因素,要理性看待排名的參考價值。
美國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ASCB)、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EQUIS)同為全球商學院三大權威國際認證體系也是體現一個MBA院校教學質量的評判標準,如果獲得國際三大認證其中一項或者同時三項說明該MBA項目各方面都很強,絕對值得你入讀。
目前國內系統內和系統外MBA國際認證情況(2018)
上海交大—法國KEDGE商學院MBA
華東理工大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MBA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
補充院校
2、收集各大院校招生信息
在樹立了明確的職業目標后,你就可以選出一些符合要求的候選商學院了。一般而言,各大MBA院校除了各自發布招生簡章之外,會在招生辦的官網上發布簡章。(也可在友課教育院校庫里查看,對各大MBA院校的簡章有非常完善的整理),方便你更快地查找到院校的招生簡章、學費信息等。
招生簡章——了解游戲規則
招生簡章是關于MBA招生的綱領性文件,各院校自身的招生簡章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所涉及的問題具體。包括學費、學制、課程體系等重要信息。
說得通俗點,招生簡章就是學校為MBA考生制定的游戲規則,報考這個學校的MBA項目,就必須按學校給定的規則走。
招生簡章上的很多信息,可能在之前你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但當簡章出來之后,你還是需要認真閱讀。一般來說,需要你認真關注的信息有以下兩個方面:
報考條件
教育部對MBA(也包括MPA、MEM、MTA等)的報考條件進行了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除此以外,有些MBA項目(比如EMBA、金融MBA等)可能會對考生的提出其他報讀要求。
學習模式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學習模式,從目前來看是有兩個極其明顯的差異:
1、畢業證書上“學習方式”的差異;
2、在校學習方式的不同。
全日制基本都是周一至周五上課,非全日制周末上課或者一個月集中幾天上課。到底哪個好?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每位考生應該先想清楚:我為什么要讀MBA,再決定是報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月聯考MBA在職研究生:考試流程和全日制的流程一樣的,每年的10月份報名,12月底考試,聯考和學校的復試都通過之后才有資格進入院校學習。大部分專業的考試科目為:政治、英語、數學和專業課,考試難度要大一些。學員在畢業之后可以拿到研究生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畢業證書注明學習方式“非全日制”。
自主招考國際MBA: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參加學校自主組織的考試+資格審查制入學,是目前為止讀碩士的最快速通道。學員在完成院校規定課程且論文答辯通過后,可獲得全球認可的碩士學位證書,畢業證和學位證雙證合一。